- N +

弱電工程需要檢測哪些項目?

參考答案:

弱電工程驗收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綜合布線系統(tǒng)工程檢驗項目及內容

檢驗項目及內容

階段 驗收項目 驗收內容 驗收方式 系統(tǒng)測試 1、工程電氣性能測試 (1)連接圖; (2)長度; (3)衰減; (4)近端串音(兩端都應測試); (5)設計中特殊規(guī)定的測試內容 竣工檢驗 2、光纖特性測試 (1)衰減; (2)長度 工程總驗收 1、竣工技術文件 清點、交接技術文件 竣工檢驗 2、工程驗收評價 考核工程質量,確認驗收結果 測試包括以下內容:

1 接線圖的測試,主要測試水平電纜終接工作區(qū)8位模塊式通用插座及交換間配線設備接插件接線端子間的安裝連接正確或錯誤,具體如圖B.0.2所示。

2 測試長度應在測試連接圖所要求的范圍之內。

3 在選定的某一頻率上信道和基本鏈路衰減量應符合表B.0.2-1和表B.0.2-2的要求,信道的衰減包括10m(跳線、設備連接線之和)及各電纜段、接插件的衰減量的總和。

信道衰減量

頻率(MHz) 3類(db) 5類(db) 16.00 14.9 9.2 20.00 - 10.3 25.00 - 11.4 31.25 - 12.8 62.50 - 18.5 100.00 - 24.0 注:總長度為100以內。

基本鏈路衰減量

頻率(MHz) 3類(dB) 5類(dB) 16.00 13.2 8.2 20.00 - 9.2 25.00 - 10.3 31.25 - 11.5 62.50 - 16.7 100.00 - 21.6 注:總長度為94m以內。

以上測試是以20攝氏度為準,在3類對絞電纜時,每增加1攝氏度則衰減量增加工1.5%,對5類對絞電纜,則每增加1度會有0.4%的變化。 近端串音是對絞電纜內,二條線對間信號的感應。對近端串音的測試,必須對每對線在兩端進行測量。某一頻率上,線對間近端串音應符合表B.0.2-3和表B.0.2-4的要求。

信道近端串音(*差線間)

頻率(MHz) 3類(dB) 5類(dB) 16.00 19.3 40.6 20.00 - 39.0 25.00 — 37.4 31.25 - 37.4 62.50 - 35.7 100.00 - 30.6 - 27.1 注:*差值限于60dB.

基本鏈路近端串音(*差線間)

頻率(MHz) 3類(dB) 5類(dB) 16.00 21.0 42.3 20.00 - 40.7 25.00 - 39.1 31.25 - 37.6 62.50 - 32.7 100.00 - 29.3 注:*差值限于60dB所有測試結果應有記錄,并納入文檔管理。

光纖鏈路測試方法

1測試前應對所有的光連接器進行清洗,并將測試接收器校準至零位。

2測試包括以下內容: 1對整個光纖鏈路(包括光纖和連接器)的衰減進行測試; 2光纖鏈路的反射測量以確定鏈路長度及故障點位置。

3 光纜布線鏈路在規(guī)定的傳輸窗口測量出的*大光衰減(介入損耗)應不超過表C.0.6的規(guī)定,該指標已包括鏈路接頭與連接插座的衰減在內。

光纜布線鏈路的衰減

布線 鏈路長度(m) 衷減 (dB) 單模光纜 單模光纜 1310nm 1310nm 1310nm 1310nm 水平 100 2.2 2.2 2.2 2.2 建筑物主干 500 2.7 2.7 2.7 2.7 建筑物主干 1500 3.6 3.6 3.6 3.6 光纜布線鏈路的任一接口測出的光回波損耗大于表C.0.7給出的值。

類別 單模光纜 多模光纜 波長 1310nm 1550nm 波長 1310nm 光回波損耗 26dB 26dB 光回波損耗 26dB 纜線一般應按下列要求敷設:

纜線的型式、規(guī)格應與設計規(guī)定相符。

纜線的布放應自然平直,不得產生扭絞、打圈接頭等現象,不應受外力的擠壓和損傷。

纜線兩端應貼有標簽,應標明編號,標簽書寫應清晰,端正和正確。標簽應選用不易損壞的材料。

纜線終接后,應有余量。交接間、設備間對絞電纜預留長度宜為0.51.0m,工作區(qū)為10——30mm;光纜布放宜盤留,預留長度宜為3——5m,有特殊要求的應按設計要求預留長度。

對絞電纜與電力線*小凈距

單位 *小凈距(mm) 范圍 380V 380V 380V 條件 <2kV.A 2.5——5kV.A >5Kv.A 對絞電纜與電力電纜平行敷設 130 300 600 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屬槽道或鋼管中 70 150 300 雙方均在接地的金屬槽道或鋼管中 注 80 150 注:雙方都在接地的金屬槽道或鋼管中,且平行長度小于10m時,*小間距可為10mm。表中對絞電纜如采用屏蔽電纜時,*小凈距可適當減小,并符合設計要求。

電光纜暗管敷設與其它管線*小凈值

管線種類 平行凈距(mm) 垂直交叉凈距(mm) 避雷引下線 1000 300 保護地線 50 20 熱力管(不包封) 500 500 熱力管(包封) 300 300 給水管 150 20 位模塊通用插座安裝要求如下:

1.安裝在活動地板或地面上,應固定在接線盒內,插座面板采用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線盒蓋可開啟,并應具有防水、防塵、抗壓功能。接線盒蓋面應與地面齊平。

2.8位模塊式通用插座、多用戶信息插座或集合點配線??欤惭b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

3.8位模塊式通用插座底座盒的固定方法按施工現場條件而定,宜采用預置擴張螺絲釘固定等方式。

4.固定螺絲需擰緊,不應產生松動現象。

5.各種插座面板應有標識,以顏色、圖形、文字表示所接終端設備類型。

電纜橋架及線槽的安裝要求如下:

6.橋架及線槽的安裝位置應符合施工圖規(guī)定,左右編差不應超過50mm;

7.橋架及線槽水平度每米偏差不應超過2mm;

8.垂直橋架及線槽應與地面保持垂直,并無傾斜現象,垂直度偏差不應超過3mm;

9.線槽截斷處及兩線槽拼接處應平滑、無毛刺;

10.吊架和支架安裝應保持垂直,整齊牢固,無歪斜現象;

11.金屬橋架及線槽節(jié)與節(jié)間應接觸良好,安裝牢固。

設置纜線橋架和纜線線槽保護要求如下:

1) 橋架水平敷設時,支撐間距一般為1.5——3m,垂直敷設時固定在建筑物構體上的間距宜小于2m,距地1.8m以下部分應加金屬蓋板保護。

2) 金屬線槽敷設時,在下列情況下設置支架或吊架。 --線槽接頭處; --每間距3m處; --離開線槽兩端出口0.5m處; --轉彎處。

二、CATV系統(tǒng)

一、在不同類別系統(tǒng)的每一個標準測試點(300-2000)上必需測試的項目為系統(tǒng)輸出口電平、載噪比、載波互調比。

1、系統(tǒng)輸出口電平設計值宜符合下列要求:

1) 非鄰頻傳輸的系統(tǒng)可取70±5dBμV。

2) 采用鄰頻傳輸的系統(tǒng)可取64±4dBμV。

注:在強場強區(qū)的較高樓層可提高電平,以避免同頻干擾。

二、主觀評價:

1、圖像質量采用五級損傷制評定

2、圖象和伴音質量損傷主觀評價:

載噪比:圖象中雪花干擾

載波互調比:圖象中垂直、傾斜和水平條紋

交擾調制比:竄臺

載波交流聲比:上下滾動水平條紋

三、電視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檢測

1.檢測內容

1) 系統(tǒng)功能檢測:攝像機的防拆、防破壞等縱深防御功能檢測;云臺轉動、鏡頭、光圈的調節(jié)、調焦、變倍,圖像切換、防護罩功能的檢測。

2) 圖像質量檢測:在攝像機的標準照度下進行,進行圖像的清晰度、灰度、系統(tǒng)信噪比、電源干擾、單頻干擾、脈沖干擾等檢測。

檢測方法:系統(tǒng)功能檢測采用主觀評價法,檢測項目參見附表8.3。檢測結果按《彩色電視圖像質量主觀評價方法》GB7401中的五級損傷制評定,主觀評價應不低于四級。圖像質量檢測采用客觀測試,系統(tǒng)測試表參見附表8.3。

若清晰度、灰度在客觀測試中已檢測為合乎規(guī)定,可對噪聲及各種干擾信號進行主觀評價。

3) 系統(tǒng)整體功能檢測

根據系統(tǒng)設計方案進行功能檢測。包括:電視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監(jiān)控范圍、現場設備的接入率及完好率;開通穩(wěn)定運行時間;矩陣監(jiān)控主機的切換、遙控、編程、巡檢、記錄等功能;系統(tǒng)的跟蹤性能等。

對數字視頻錄像式監(jiān)控系統(tǒng)還應檢測主機宕機的記錄、圖像顯示和記錄速度、圖像質量、對前端設備的控制功能、以及通信接口功能、遠端聯網功能等;

對數字硬盤錄像監(jiān)控系統(tǒng)除檢測其記錄速度外,還應檢測記錄的檢索、查找等功能;

4) 系統(tǒng)聯動功能檢測

對電視監(jiān)控系統(tǒng)與安全防范系統(tǒng)其他子系統(tǒng)的聯動功能進行檢測,包括出入口管理系統(tǒng)、入侵報警系統(tǒng)、巡更系統(tǒng)、停車管理系統(tǒng)等的聯動控制功能。

5) 電視監(jiān)控系統(tǒng)工作站應保存至少1個月(或按合同規(guī)定)的圖像記錄。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使用,更多檢測需求請咨詢客服。

檢測流程步驟

返回列表
上一篇:房屋檢測包括哪些?
下一篇:常見的檢測認證有哪些?